縱剖台灣Cross Taiwan|紀錄Part(2).3 南湖-大禹嶺,屋漏偏逢連夜雨,怎麼辦?

縱剖台灣Cross Taiwan

紀錄Part(2).3 南湖-大禹嶺,屋漏偏逢連夜雨,怎麼辦?

前言

再次感謝這一路幫助我們的所有人員,留守、物流、補給、贊助、陪走……。有了大家的幫助,才有辦法完成這段行程。

其實原本只是想走中央山脈大縱走,但我們對著地圖,看著看著就新增的北北段+南南段,再然後,不妙!北從富貴角,南到鵝鑾鼻就這麼連起來了,於是就形成了這段歷時101天的切地瓜之旅(南北極點中央山脈大縱走)!

時間:2021.10.02 ~ 2022.01.10,共101天

人數:5人,3男2女。鬍子、Arthur、孟璇、暎嵄、冠銓

行進速度:因時間太長(路途遙遠,狀態浮動),重量變化太大(10~55+公斤在身上都有過),建議多對比其他紀錄參考。

行前規劃

南湖-大禹嶺路段簡介

在經歷所有人抱病及圓規颱風的侵擾後,終於又出發了!連日大雨讓溪水仍舊猖狂,我們只能如同鮭魚一般游上中央尖溪,再化身成山羊走跳在死亡稜線、鬼門關斷崖、無名斷崖之上。最後還是避不了淋了一身落湯雞的下場,一路頂著雨勢衝向大禹嶺。

實際紀錄

第二段:四稜~南湖2021/10/10~2021/10/14
留守人:艾倫

Day9 2021/10/10(日)颱風侵襲。 
營地休整

  • 孟璇腹脹不舒服、吐/
  • 阿蛇覺得累、想吐、拉肚子、無力、吃不下東西/
  • 鬍子腹脹不舒服、吐,狀況尚可,有力但腹部還是怪怪的/
  • 暎嵄累累的
  • 休息後阿蛇稍微好些/
  • 孟璇仍無力想睡,但沒有反胃

預計明早(10/11)再視隊員恢復狀況決定行程如何調整

Day10   2021/10/11(一)

06:56 出發下撤
“05:25撤退決定:考量孟璇目前狀況不佳、阿蛇睡袋半濕繼續意願低,以及整夜暴雨使三光溪溪水暴漲(今早由溪底溫泉旁紮營的山友消息指出,溪底紮營處水已深至小腿),使得由四稜過三光溪上稜山;以及經四圍仙山下埤南溪與過蘭陽溪行程難度、危險與不確定性遽增,遂決定暫且撤出,重新整備再接回行程”

07:28 上台七線。由廖伯、昊仁載大家各自回家 再決議由留茂安或南湖上
07:57 開車出去了
10:10 阿蛇到家
10:29 鬍子到家
10:57 暎嵄到家
10:57 孟璇到家 Day11 2021/10/12(二)預定營地:埤南溪床【全員在家休養】
Day12 2021/10/13(三)預定營地:土場溪源【全員在家休養】
Day13 2021/10/14(四)預定營地:西霧覽【全員在家休養】
Day14 2021/10/15(五)預定營地:拔督後鞍【全員在家休養】

第三段,南湖~大禹嶺2021/10/15~2021/10/22
留守人:芳祁
全員山下休養後重新起登,取消補給2隊

Day15  2021/10/16(六)雨
勝光→6.8k登山口

14:40 勝光登山口
15:05 出發
15:32 進樹林
16:08 左後岔舊登山口路,直行
16:16 勝光山
20:00開始飄雨
16:40 go
17:06 5.7K後小崩塌
17:15 6.4k後溪水
17:19 6.8k登山口。 整夜大雨

Day16  2021/10/17(日)綿密細雨
6.8k登山口→香菇寮

08:03 6.8k
08:36 稍停
08:45 go
08:54 7.6k 4g1
09:10 8k松風嶺,開闊小積水。3g3
09:18 go
09:32 氣象站,不遠處多加屯山屋
09:36 多加屯西北峰2795m
09:58 左多加屯岔路,直行。微透出太陽雨轉小
10:45 木桿鞍部。3g2
10:56 go
11:53 右入小匯流口
12:00 等暎嵄,1200~
12:08 go
12:19 前方匯流後向右流
12:36 換裝
12:52 過溪,水深肚臍 (鬍子180cm)
12:58 南湖溪山屋 水深及腰(有人到胸口)過溪花了點時間。過溪後全濕,在南湖溪山屋弄乾自己
13:53 出發
14:27 稍停
14:34 go
14:58 箭竹開闊處,4g2稍停
15:14 go
15:55 三岔路越嶺點 夫妻樹,4t3+。”不穩4g1。這兩天若無特殊情況,在中央尖溪不用衛星電話,上中央尖會再回報”
16:28 go
17:14 稍停
17:19 go
17:31 過溪,腳踝深
17:35 香菇寮。4t2+1+

Day17 2021/10/18(一)晴時多雲
香菇寮→中央尖主東鞍下營地

06:39 出發。約0440起床
06:42 4t2營地
06:46 過小溪
06:47 香菇寮營地,4t3+
06:57 過溪,深過膝
07:06 go,後換涼鞋走一段
07:13 右岸生火營地,4t6+
07:48 冠銓換鞋,冠銓襪子套在拖鞋外
07:57 go
08:26 蛇包紮手指,蛇手指被石頭劃傷
08:31 go
08:40 左岸高繞
09:12 深及腰至右岸高繞支流
09:20 左岸大高繞
09:26 碎石頂,後釘子拉繩高繞
10:02 大瀑布下
10:22 中央尖溪山屋
10:51 go,要走山屋下來一階的陸路,多雲時晴
11:01 右岸瀑布深潭匯流,後小高繞
11:14 右岸拉繩大高繞。直上6m+20+m,共約30米
11:26 到頂,下包回去背暎嵄包(鬍
11:41 全員上頂,開始下
11:46 全員通過
11:57 左岸小高繞
12:01 右岸小匯流小石子平地4t2
13:03 稍停,吃點東西
13:26 go
13:41 至左岸後碎石坡上
13:52 至右岸,腳踝深
14:02 右岸延支流上樹根拉繩3米小高繞
14:14 記錄中的最後水源 h2900m
14:20 換鞋
14:41 go
14:59 石壁水源 h3000m 右岸石壁小滴水
15:40 拆隊取水。開始起霧。”阿蛇、冠銓回之前石壁水源取水。拆分一些裝備,其餘人續上”
17:42 暎嵄孟璇鬍子中央尖主東岔
17:53 主東鞍下營地,勉強4t1+1
18:07 全員會合

Day18 2021/10/19(二)晴空無雲,遠方雲海
中央尖主東鞍下營地→甘藷東南鞍部

06:53 出發
06:59 4g2
07:09 脫外套
07:17 go
07:30 矮箭竹
07:45 岩石釘繩
07:50 中央尖大景,h3705m。4g1~2
09:03 離開中央尖,下方微起霧
09:05 黑扁帶下
09:31 破碎扁帶橫渡
09:49 死亡稜線
10:09 天空營地,4t+斜3t。4g3
10:23 進針葉林
10:26 短暫箭竹林,胸口高
10:30 10米碎石坡橫渡
10:36 右下低繞大岩石
10:42 中央尖西峰前鞍部營地,上2t2+下2t。4G兩格
11:17 出發
12:02 中央尖西峰叉路, 晴時有雲
12:03 中央尖西峰,岩石尖點,無腹地,全展望,應下大包。4g3
12:18 返回岔路續行往甘薯,拉繩下,碎石相當破碎易滑
12:44 開始多樹叢
12:50 小偏離
12:59 碎石坡後空地大休,4T+2T。不穩4g1
13:34 出發
14:19 白板營地4t2。4g2
14:32 出發
15:33 甘藷東南鞍部,3t+2t2,無風。無通訊,2950前均有4g2

Day19 2021/10/20(三)多雲到晴
甘藷東南鞍部→無明池

06:43 出發
06:45 水源右下岔路牌,前面岩石下4t,由岩石左側續行
07:00 脫雨衣褲,比想像中乾
07:07 go
07:19 脫雨衣褲part II
07:30 go
07:37 2t2可整理空地,後多箭竹、刺柏混生
08:12 甘藷峰h3158m,3~4t。3g3~4g2
09:03 go。多雲時晴
09:17 短暫碎石坡。4g2
09:22 拉繩斜下破碎石坡。4g2
09:30 穿插樹林
09:34 右側岩壁上鑽樹後下樹根
09:41 甘薯南鞍
09:44 脫雨衣。3g4~4g2
09:51 右斜岩壁,應右直上。晴時多雲
10:12 樹根岩壁拉繩斜下3m
10:17 拉繩下2m小岩壁
10:25 拉繩岩壁下3m至瘦岩稜。4g2
10:57 甘藷南峰,右遠多至岔路,直行無明,吃東西晒太陽,4t3+2t晴時多雲。3g1訊號不穩
11:56 出發
12:04 碎石倒木區,接碎石稜線
12:20 崩壁前應右上,維持在稜線上。無訊號
12:52 峭壁拉繩。”4米岩壁+左後半煙囪4米+2m拉繩上,再上箭竹拉繩陡上”4g2
13:21 小平台,晒太陽稍停,蛇大事。4g3~4
13:44 go
13:47 碎石岩拉繩上
13:54 舒適腰繞路
13:58 4米拉繩上,再斜上拉繩
14:07 4米拉繩直上
14:10 鬼門關山。多雲,偶有小破空。4g3
14:22 路左5*3m看天池,淺褐色,雜質少
14:30 無名池營地。”下4t2+1,上4t+4t+2t2。上營地訊號佳,下營地較避風”。多雲時晴。4g1~3
14:36 無明水池,7*5m,顏色深,雜質多
15:12 紮營完
15:25 取水
15:28 看天池(14:22提到的看天池)
16:19 回

Day20 2021/10/21(四)白牆濃霧箭竹濕,頭頂偶爾一點點藍天
無明池→汪汪水池

05:50 出發
06:04 脫外套
06:10 go
06:25 無名山h 3451,4t1濃霧白牆4g2
06:34 go
06:44 岩石瘦稜拉繩下
06:48 樹林
06:53 裸岩稜
06:57 短暫樹林,休息
07:07 go
07:10 3~40米拉繩下,5米橫渡,再下10米至瘦稜
07:26 拉繩斜下至小樹林倒木區
07:34 全員抵達,go,左下碎石邊坡多雲時晴
07:44 箭竹樹林瘦稜
07:47 樹根拉繩下10米,中段樹根間距大,較困難
07:57 樹根岩石3米扁帶斜橫渡下,遇七人隊 4g3
08:00 10~15米岩壁倒木拉繩下 ,中間向左下落差較大
08:11 小平台4g2
08:39 go
08:47 4米樹根拉繩下箭竹。瘦稜
08:50 箭竹林3g2
09:00 脫雨衣
09:11 go
10:10 5米垂直岩壁拉繩下,腳點較不好找
10:21 全員通過
10:39 無名西峰營地,4t3~4+,避風3g~4g1
11:04 出發
11:06 無名西峰,h3225m晴時多雲4g2
11:10 出發
11:12 扁帶拉繩斜下碎石坡
11:16 遇兩人隊
11:34 2t2小空地,4g2,不太避風4g2
11:38 go
12:02 避風小空地
12:14 回
12:35 低鞍
13:00 避風小空地稍停
13:17 go
13:21 樹根橫渡後上瘦稜
13:59 4g3
14:03 鈴鳴東鞍休息,4t5+ 4g1~2
14:26 出發
14:47 鈴鳴山,h3272m濃霧白牆4g3
15:03 go
15:17 2t空地
15:40 h3100m,整段路條變多、變好走
16:01 鞍部岔路4g
16:04 汪汪水池5*2m,褐色,旁微斜4t2無通訊

Day21 2021/10/22(五)陰雨綿綿
汪汪水池→大禹嶺

06:12 汪汪水池出發
06:16 回鞍部4g2
06:44 生火小空地
07:03 4t3t傾斜營地,無通訊
07:26 go
07:49 4g2
08:17 碎石坡上
08:25 進樹林
08:37 三岔路口
08:39 畢祿北山
08:44 出發
08:50 畢北營地,3t2狹長3g2
08:59 上岩稜
09:02 小空地,4g3
09:47 避風2t2長寬路空地4g3
09:53 畢祿斷崖(箭竹大抖上
10:18 箭竹爆陡上稜後進樹林,4g3
10:39 稜線草原
10:46 畢祿山h3371 4t2t綿綿細雨4g3
11:02 出發
11:05 岔,4g3
11:08 稜線營地,4t3+1+4g3

11:13 2t2寬路
11:20 畢祿南峰岔路(取右
11:49 3t不平空地,避風
11:56 go
12:36 畢祿南峰h3041,1t4g2
12:52 短草坡
12:55 小完美谷(前走進樹林前右側凹地布條,進乾溪溝3g1
13:22 左邊出谷
13:41 上稜
14:14 小空地稍停4g2
14:28 go
15:01 鞍部後小上一點即左轉下稜,松針鋪地混生箭竹芒草4g1
15:23 夭壽腰繞路,空地取右4g3
15:27 拉繩上後過溪谷水源,大家都很哀怨基本全員全濕,不太能停,太冷
15:43 稍停
15:51 go
16:08 10米崩壁橫渡
16:41 卯木登山口
17:12 隧道岔路取左
17:22 大禹嶺公路
17:23 雪鏈驛站
17:30 抵達住宿點

每日故事

2021.10.09-10

《補給點1—四稜溫泉》

你問明明四稜溫泉是我們的第一個大補給點,為什麼會只有零星的幾張照片呢???

夜走山路抵達四稜溫泉時已經太餓太餓,看到一大團好朋友為我們準備的豐盛大餐便馬上開始大快朵頤,結果就是想到應該要拿手機記錄一兩張的時候已經沒剩什麼東西了(嗝)

而既然來到四稜溫泉休息,泡湯就是必須的行程了,但為什麼又沒看到大家一起泡溫泉的照片?那絕對是因為我們忙著沈浸在放鬆的山林間,才不是因為不敢實測手機防水性或是在看漂亮風景什麼的呢(什⋯什麼風景⋯才⋯才不告訴你(⁎⁍̴̛ᴗ⁍̴̛⁎)

至於最後在好朋友們收帳拔營收拾的混亂之間,又忘記多拍幾張照片,甚至連大合照有沒有拍都不是很確定(真是慚愧(˶‾᷄ ⁻̫ ‾᷅˵)

總而言之,第一季還算平安順利的告一段落,第二季的挑戰來吧!

(等⋯等一下⋯聽說圓規颱風後來會登陸台灣,然後這個10/10晚上的雨是怎麼回事啊啊啊啊啊)

2021.10.11

《颱風過境x病魔侵襲x計畫中止?!》

原以為中午過後才會到來的雨,硬是提前在半夜就報到了,暴虐的風和兇殘的雨將我們用天幕建造起來的小小天地毀的一塌糊塗,過急過多的雨水更是直接在我們的睡墊下方淹起了水。(謎之音:玩水之地何處尋?古有八仙樂園,今有四稜溫泉)

半夢半醒拯救裝備之際,突然聽聞我們隊伍的定山神石——鬍子說了一句「我好像有點不舒服」,下一刻便看見他伏在地上斷斷續續的嘔吐,約莫過了2-3分鐘才勉強暫時停歇。算了一下原先的五人隊伍,除了因肌肉無力與意識呆滯而先行送往山下治療的銓,自昨日下午開始璇也愈加虛弱無力,如今又加上鬍子,我們真的該繼續待下去嗎?

坐困愁城的同時天也迷濛的亮了起來,但風勢雨勢不減反增,幾經討論後決議暫停計劃撤退下山,一方面避開可能導致山難的風雨,一方面也讓大家好好調整身體。下山途中,車窗外如同潑墨畫的煙雨山林依舊美麗,但無限的惆悵仍隨雨水拍打在心頭。

***特別感謝兩位當日不畏風雨的救援組:高鐵先生與廖伯

2021.10.16-18上

《計畫重啟-上》

在圓規颱風狂風暴雨侵襲的幾天中,蛇跟嵄也出現了腸胃道症狀,全隊五人通通中獎,大家真不愧是有難同當的好夥伴(???),先前撤退決定帶來的挫敗感也沖淡了幾分,畢竟在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挑戰是我們至始至終的信念。

颱風遠離後,16號早晨的台北車站竟酷熱得讓人感覺置身夏日,但周遭的溫度完全比不上我們心中那股要再度走上旅程的興奮之情。完成食材清點跟打包後,我們在補給二好夥伴的祝福下,重啟我們的計劃往南湖大山出發。

原以為山下的陽光會一路伴隨我們前行,殊不知到了登山口開始走後,殘存的低層雲系仍舊籠罩整個山區,不時就刮個陣風下點陣雨,加上與第一段相去甚多的負重,大夥可說是舉步為艱、步履蹣跚,到了6.8K登山口一致同意趕快紮營休息。考量天氣與時間因素,隔天我們在抵達木杆鞍部後便下切往南湖溪山屋前行,雖有預感水量會不少,實際看到時我們依舊整個傻眼,根本就是一條湍急的流水,好幾處甚至出現小瀑布(ㄣˊ我說那個印象中的溪溝跟小水流?),小心翼翼好不容易走到匯流處,南湖溪山屋就近在咫尺,但蠻橫的南湖溪硬是擋在我們面前,狹帶高漲水位奔騰而過,合適的過溪點早已淹沒在滾滾河水之中。

2021.10.16-18下

《計畫重啟-下》

在岸邊徘徊一陣後,看來只剩強行渡水這一個選項,把會濕的裝備跟衣物都收進背包後,深吸一口氣踏入聲勢浩大的水流中,在穩住自己重心的同時還要抵抗那股滲入骨髓的凜冽寒意(真的很怕一個不小心就要往大甲溪出發),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總算來到岸的另一邊,大腿以下真的都要沒有感覺了,想想我們接下來還要往中央尖溪前行,不禁搖頭苦笑。

彷彿為了讓我們心情平衡一下,接下來的天氣竟越來越好,金黃的陽光穿透樹林灑在我們的路徑上,先前路段的潮濕陰鬱感全都一掃而空,真的是巴不得直接衝到中央尖溪山屋,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走到香菇寮營地已是我們今天的極限,只能期許後面越背越輕的某一天大家可以一路高歌猛衝。(後來竟也真的如此,但應該是因為別的因素(攤手)

養精蓄銳一夜後,今日走起來分外神清氣爽,加上沿路相伴的好天氣,滿水位的中央尖溪也在陽光下晶瑩剔透了起來,淺藍、深藍、淡綠、翠綠,從沒想過一條河流能夠如此多彩繽紛,可以遇見一般人沒見過的中央尖溪,先前的辛苦也算是值得了吧。

來回不知多少次的涉溪(某嵄還一度整個人泡進水裡,真的是很調皮),總算走上了走一步滑兩步的碎石坡段,遙望遠方的鞍部,只能奮力的抵抗重力向上爬。為了減少背水的辛苦,我們想盡可能地在最後高點取水,而先前豐沛的溪水讓我們誤判了取水的時機,眼看日照時間只剩3小時,只得兵分二路才有一絲機會不要摸黑,此時詭譎的白色霧氣已然吞噬了整面天空。

憑藉著手裡的GPX及多次登山經驗的累積,大夥才能在夜幕降臨時走完最後一段碎石坡,站在鞍部指示牌前望向一片黑暗的來時路,深刻體悟到若在山裡迷途那份窒息的可怕,也慶幸我們有做好準備工作。

克難地在箭竹叢裡壓出一塊可以歇息的地方,準備進睡袋休息前看見遠方的雲霧正一層一層的移動著,偶爾透出一片乾淨的夜空,期待明天會是個好天氣吧!

2021.10.19 《死亡稜線怎麼樣?》

一如預期,今日早晨迎接我們的是一整個湛藍乾淨的天空和溫暖舒適的太陽,走起來的心情格外讓人愉悅,沈浸在眼前的風景,一個不留神就走上了中央尖山,然後我們也一不小心就在山頂玩耍了一個小時。(山上的網路裂隙真的很可怕,提醒大家要格外小心)

走上赫赫有名的死亡稜線後,不得不說好天氣讓這段路走起來特別驚險刺激,走在勉強可以看出的路徑上,旁邊就是一瀉千里的碎石坡,走著的同時不禁佩服起開拓這段路的登山前輩們,能夠想出這樣的連走,想必是擁有敢於嘗試的勇氣與認真研究地圖的仔細吧!

是說走著走著就到了天空營地,要不是有拿出手機比對航跡位置,我們還真的會錯過這塊遠近馳名的營地,回望剛才一路過來的碎石,真是不敢相信我們已經走過了死亡稜線的主要部分,所以死亡稜線到底怎麼樣呢?只要你能夠大膽的跨步小心的走路,死亡稜線就這樣走完囉(???

後來的路徑除了注意不要下切切太多切過頭,中間上上下下有點厭世,還有下中央尖西峰的地方拉繩要小心以外,走起來倒是蠻舒服的,而且甘薯東南鞍的下切活水源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遠(還是是錯覺XD),大家以後有機會別忘記來這邊走走喔(眨

(總算可以回歸行程計畫表,附上行程資訊)

Day18:中央尖山鞍部-中央尖山-死亡稜線-天空營地-中央尖西峰-白板營地-甘薯東南鞍

2021.10.20 《走過鬼門關》

由於今天是走在傳統北二段路徑上相對簡單的一側,要把甘薯峰寫的很遙遠,或是把鬼門關斷崖寫的很可怕這種事實在是有點麻煩╮(╯_╰)╭,所以就寫一些心情小語當作今天的註解吧!

1.一早在營地就遇到美麗霞光,快樂快樂

2.甘薯箭竹海一直亂戳人,BAD

3.過甘薯峰以後天氣越來越好,太陽公公出來玩~

4.喔天哪這個熱度是怎樣,可以來點雲嗎

5.想說平時都吸引不了妹子到底是什麼問題,在甘薯南峰營地總算找到了答案:

—>身邊一堆蟲子,原來是朝錯物種發展了呢(ノ∀`*)

6.北田卷+花生醬真的是好吃到不行(๑´ڡ`๑)

7.鬼門關斷崖抓點踩點夠清楚,往上爬好玩

8.竟然不到下午3點就可以紮營,哭了

9.無明水池的水質真的是有夠「精彩」,還好我們有無明妹池的水可以喝𓁹‿𓁹

Day19:甘薯東南鞍-甘薯峰-甘薯南峰營地-鬼門關斷崖-鬼門關山-無明水池營地

2021.10.21 《你們從那邊過來的嗎?》

昨天晚上吃完飯以後,大家有志一同的,各自出天幕找地方滑手機XD 明明身處花蓮偏遠的山區之中,不得不說很難想像無明水池營地的訊號可以這麼好(好到撥視訊電話都不會lag),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能在營地用手機真的是很快樂。

一早收好天幕出發,心裡直直響起「やばい(yabai)」,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加上呼呼作響的寒風,體感溫度直直下降,匆匆路過白牆的無明山頂後,我們就在這種天氣裡開始下一路延伸的碎石坡,瑟瑟發抖的同時還要努力看腳點往下走(北二段驚險值提升300%),所幸後來太陽公公逐漸露臉,吹散雲霧的同時也帶來讓我們精神為之一振的美景,繼續努力往前方陽光照耀處前進吧!

下到低於雲霧層後果然溫暖許多,我們後來還幸運的享受到3、4小時的陽光,看著藍天雲海、對面將要走過去的畢祿羊頭、遠處的奇萊東稜,好不愜意!

可惜傳統的午後起霧天氣依舊找上了門,走到鈴鳴東鞍營地時,更是不知為何溫度驟降,大家已經穿上所有保暖衣物也努力補充熱量,依然抵抗不了外在的刺骨寒意,真的是怎麼可以這麼冷啊(可惡(╬☉д⊙)

艱困的走上鈴鳴山頂,遇到一隊來走閂山鈴鳴的自組團,「你們是從那邊過來的嗎?」「你看人家可以都背這麼重來這裡了,回程路妳可以吧」「人家是厲害的山友,我們不能比」,累到不是很想說話的我們只能禮貌性的回應「應該算是吧哈哈,你們下山小心喔(ㆆᴗㆆ)」

(所有人心理狀態顯示:好冷,好累,好想休息)

不知是最後一口氣的全力釋放,還是知道快要可以紮營的迴光返照,下到汪汪水池營地的時間竟然不到一個小時,既然在極限狀態下我們還有這個速度,那麼看來明天我們應該早早就可以下到大禹嶺了吧(哇哈哈哈哈哈(゚∀゚))

Day20:無明水池營地-無明山-無明斷崖-無明山西峰-鈴鳴東鞍營地-鈴鳴山-汪汪水池營地

2021.10.22 《游往大禹嶺》

清晨被鬧鐘叫醒後往天幕外一探,濃厚的霧氣夾雜小水滴迎面而來,雖說在鈴鳴山查天氣預報已經知道天氣會變壞,也打算今天上午在乾乾的時候多衝一點,下午變天就給他淋沒關係,可是眼前這個狀況分明就是搞突襲了吧(゚⊿゚)

艱困的收好背包出發,走沒多久就雨衣濕雨褲濕背包濕,更讚的是雨也開始一陣一陣的下,不時還有冰到不行的怪風吹來;隨便都能擠出水的手套只能硬是戴著,不然整隻手真的是凍到刺痛跟僵硬到很難彎曲,隨著體感的麻痺,我們也變成了5個麻木前行的機器人。

後來我們行進間幾乎是一路無話,狀態大概是「淋雨一直走—哦走到山頭了—拍好合照了走吧—淋雨繼續走」的循環,加上隨著時間慢慢滲進內層衣物的雨水,到了下午更是幾乎不能停下來休息,只要一停下來不到1分鐘就會開始感覺冷,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手機電量很夠(在這種時刻聽草東沒有派對真的是很必須),在理智線跟體力線即將崩潰之際,總算聽到下方的車聲跟人聲,撐著最後一口氣走到馬路上,看著眼前霧濛濛一片,再看著自己身上濕漉漉一片,內心百感交集,我們真的走來大禹嶺了!!!!

Day21:汪汪水池營地-畢祿北峰-畢祿山-畢祿南峰-小完美谷-卯木三岔路口-大禹嶺


下一集:紀錄Part4 大禹嶺-七彩湖,肚子空空,你知道餓有多可怕?

歡迎追蹤FB、IG、YT~

上一集:紀錄Part1 富貴角-四稜,灼熱道路的洗禮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