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剖台灣-行前規劃&實際調度

縱剖台灣

行前規劃&實際調度

計畫緣起

自大學山社一頭栽進登山的世界後,逐步踏足郊山、百岳、中級山等山域的路線,走著走著,在山齡才2、3年的菜鳥心中,浮現了也許有遭一日能走完中央山脈大縱走這條路線的念頭。

於2020年中,獨自翻著地圖、搜尋網路上前輩們分享的相關路線規劃與經驗歷程。在某次使用地圖產生器的研究過程中,望著滿佈的行跡路線,心想:「既然要走了,那就連北北段與南南段也一起走完吧!」殊不知這才是開始,將四季至北大武連線後赫然發現,這條連線已然超過整個台灣的一半長度。

「都已經走這麼長了,不如再往北往南延伸一下,來切個地瓜好了!」在這個念頭之下,穿過中央山脈,就將富貴角到鵝鑾鼻連了起來。

──彭冠銓

計畫歷程

單單一個人是決計不敢嘗試這路線的,便開始說服(慫恿)山社朋友離職/休學的路途,先是柏儀、鬍子,再至Arthur、暎嵄、孟璇。雖然很遺憾柏儀最終沒能一起,但也是提供了許多幫助。

行前規劃,不含說明會,有紀錄之會議共計69次。

▲這是最一開始的簡略路線規劃▲

2020/07~2020/09:簡略山頭連線、路線規劃、可能補給點。

2020/10:南部探勘段預計經過山頭、大致天數。

2020/11:緩慢撰寫企畫書。

2021/01:初排裝備、伙食規劃。

2021/02~2021/04:陷入倦怠期,幾乎毫無進展。大家都有各自的事情待處理,此前的簡略規劃也還未有實際要出發的感覺,所幸後續都開始認真規劃。

2021/05:詳細安排行程,並排定訓練計畫、行程日期,開始尋求好友們的留守、補給支援。

2021/06~2021/07:遭遇疫情封山,原定的訓練行程與路線探查大多被迫取消,這也導致預定92天,結果最終走了101天。

2021/08:每天都在認真重新檢視細排行程,確認每日路程、時間、水源、可能營地、撤退路線……等一切事項。收集並整理一切可用資訊,尤其是南大武以南,紀錄稀少,我們又錯過了實際探查路線的時間,只能透過等高線圖、衛星圖等資訊試想可能營地與水源位置。

2021/09:建立組織架構,確認各段留守、補給和物資配送、總務等人員,沙盤推演實際運行裝況,和所有參與開行前說明會。在這段時間,我們也趕緊看好各國家公園入園申請時間,送出各段入山申請;詳細經費估算,跟總務討論後續物資採買與雇傭協作等資金事項;處理個人裝備(含備用裝備)、保險、行動電源和糧食問題。

2021/10/02~2022/01/10:實際行程不含Day0,共計101天。

各項資源協商

裝備

裝備是最沒問題的部分了,個人裝備部分稍作補齊更新,並準備好備用裝備放至後勤物流中心;團體裝備大家湊一湊,但大多都是鬍子個人的軍火庫提供!

另購入一支衛星電話,於無手機網路時作通訊使用。

糧食

我們的晚餐為團炊,大家一起;早餐、午餐和行進糧就各自準備,但其實午餐部分已經被行進糧所概括了。原本預計的92天早餐+行進糧買下來大約1萬5。後續行程中又有不斷追加糧食補給。

行動電源 (無線電電池比照辦理)

行動電源尤其麻煩,預估行程為92天,共設有10個補給點,行動電源部分總不可能每趟補給都備有2.3個,否則每人豈不是要各備有20至30個行動電源,但行動電源相較其他物資又還有「需要送回充電」這一難點,來回運送、充電都需要時間緩衝,最終採取分成3組輪轉,每個人的方式還不一樣,真是辛苦物流組長胤祺了!

經費

再次感謝好友們的贊助金與阿章大哥提供交通部分的支援。

不計入裝備與行前已採買之個人糧部分,募集資金約6萬,若扣除善心人士的贊助金額,每人約支出4~5萬。

所有金額裡包含:

  • 團糧的新鮮、乾燥食材
  • 物資運費
  • 我們和補給隊的交通費用
  • 衛星電話+話費
  • 途中太餓追加的糧食
  • 住宿費(頭尾、大禹嶺)
  • 協作費用(部分路段運補物資)

山上的人和山下後援

先附上我們在事前討論的組織架構圖。

實際執行時彈性調整,也沒有了小編組的存在。

物資部分後來我們都直接與物流組做討論,物流/資組再將所需補給物品與各段補給做協調。

縱剖台灣組織架構

主要需要注意的就是實際行程狀況、補給物資增減、物資採買、物資交接、補給隊行程這種種事項之間的安排,每項須制訂最後確認時間,才能順利執行。

感謝人員名單

籌備:允臻、允瑄、柏儀

贊助:家華、存翔、慕溪、福源老師、Alan ro、羿蓁、記安、阿布、佳鈺、柚子、森嵐章哥

留守:薇竹、柏儀、Alan ro、芳祁、曜宇、許展、可鎮、佳鈺、俞任、曉玫、宗範

後勤: 胤祺

補給:

  (圓覺)- 曜宇、可鎮、佳恬

   (內洞)- 予涵、昊仁

(四稜)- 效文哥、光承、文亭、郁芳、渝婕、劭玄、見辰、宜煊、智傑、彥霆、思瑜、佳恬、昊仁、育唯

(南湖,後來只做物資交接)- 沅峰、可鎮、峙穎、丙昆、予涵、柏傑

(大禹嶺)- 柏儀、見辰、小鴿、旻芝、曜宇、佳鈺、

(七彩湖)- 小幸機車連

(嘉明湖)- 加恩、予涵、品佑、熊出沒

   (小關山)- 育唯

(小鬼湖)- 馬卡卡、乾麵、達理瑪

(北大武)- 嚴一、沅峰、柏傑、宇翔、皓宇、仕翰

(浸水營)- 芯瑜、采旎、許展、薇竹、承之、仲凱、萁鈞、森嵐章哥

(草埔)- 琪恩、家睿

陪走:

(大禹嶺-安東軍)昊仁、佳恬

(奇萊連)昱佑

參考紀錄

▼這是事前預排行程的文件,參考紀錄都放在裡面▼

預先細排行程

我們至少參考了上百篇的紀錄,慢慢比對規劃,另外南大武以南紀錄稀少,也有參考五大山脈的紀錄書籍。

各段紀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